欢迎各位16级的小鲜肉加入河海大学力材院的大家庭,这里有力材院的各类详细介绍,还有帅气的学长和美腻的学姐给各位新生答疑哟~
快来勾搭吧~(=?ω?)?
欢迎加群 2016级力材院新生群 573871047
首先,各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鲜肉们记得加我们力材院的16级迎新群,我们的群号是573871047。里面有热心的学姐学长为大家解答疑问。顺便还能勾搭学姐学长什么。什么开学帮搬行李,开学请吃饭什么的都不是梦呀~
插一张我们河海图书馆的图~
好的,接下来楼主就介绍一下我们力材院的我一些基本情况吧( ̄▽ ̄)
学院简介:
力学与材料学院成立于2009年10月10日,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工程力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水力学与流体力学中心合并组建。
学院现有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具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和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共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水利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工结构国家重点学科和防灾减灾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苏省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牵头建设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工新材料及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结构力学与水工结构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水泥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与土木工程等学科联合组成的“土木工程安全与减灾学科群”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学院设有工程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力学与材料实验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与材料力学研究所、计算力学研究所、水力学与流体力学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与防护研究所等9个教学和科研机构,河海大学网格与高性能计算中心挂靠我院。现有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徐芝纶基地班3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力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含博士后),其中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40人、博士生导师29人,专职教师共102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全国教学名师3人、双聘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江苏省333工程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5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6人、江苏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河海大学优秀创新人才工程10人。教师队伍中7.84%获海外博士学位,16.67%有海外博士后经历,51.96%有海外进修经历。现有在校本科生695人、硕士研究生310人、博士研究生127人。
结合河海大学的特色,力学与材料学院形成了“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解决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及环境工程中的力学和材料问题为目标”的学科特色,“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
学院力学专业与材料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院荣获全国优秀班级一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篇、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一名。
河海大学力学学科创始人——徐芝纶院士在中国率先开展有限单元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编写出版了第一部中文有限元著作《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和我国第一部向国外推荐的英文版工科教材《Applied Elasticity》,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有限元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徐芝纶编著的《弹性力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获普通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拥有国家力学教学创新团队、拥有“水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结构力学”四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国家级双语课程、“力学与工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结构力学”和“水力学”四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Advance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以及“建筑材料”江苏省优秀课程和“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高等计算力学”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学院坚持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服务紧密相结合,学院教师几乎参与了所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为葛洲坝、三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天生桥、二滩、李家峡、拉西瓦、大朝山、水布垭、锦屏、溪落渡、小湾等水电站,润扬长江大桥、南京地铁等6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大量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力学界和工程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其中“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高坝坝基岩体稳定性评价及可利用岩体质量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与治理研究”、“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和“高混凝土坝整体稳定安全控制新理论及工程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力学与材料学院始终秉承徐芝纶院士“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的精神风尚,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力学与材料学科的交叉,面向海洋工程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目标是建成力学与材料领域有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摘自河海大学力材院官网)
然后可能会有很多小鲜肉会问我们力材院的专业到底怎么样,所以接下来我会接着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院的两个专业~
(≧?≦)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隶属于工程力学系,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是我校最早的专业之一。依托河海大学力学、水利和土木等国家和省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结合河海大学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力学基础知识、数值计算和实验能力,能够在水利、土木等领域从事有关核心工程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试验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水利、土木等领域从事有关核心工程(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可以通过选修不同行业型课程,分水利和土木两个方向培养,也可以选择学术型课程,作为宽口径、高素质的生源继续深造。近几年本科学生有近50%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读研后,学生直读博士机会多,出国机会多。本科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明显的水利、土木特色,能够胜任水利、土木等行业的设计、施工、技术开发、业务管理以及教学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校级品牌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材料应用研究与教学、材料生产工艺与技术开发、产品质量检测与检验、材料生产技术管理与经营等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土木工程材料和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建有江苏省水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材料实验示范中心。毕业生可在水利、土木、机械、交通、国防等领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材料合成与加工、材料成型与热处理、技术开发、质量检验、施工监理、经营销售及相关教学等工作。
麻烦问一下,工程力学每年考研或保研进名校的能占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