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有事去市里,就做了一次河海大学的校车,发现黑人竟然不用排队。大清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吗?
这种问题也问,他们上之前你本来就不该上,优先顺序:老师>外国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
bqjr2013
2018/3/4 21:43:30
二楼回答了
关于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原因,那你觉得怎么样才最好呢?
你可以选择不坐校车,你也是说你去市里,那干嘛坐校车
还有啊,不要纠结绝对的公平啊优先啊这些,不觉得很累吗?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学校就是照顾他们觉得相对弱势的群体啊。不要说什么我只是在争取我的权利,校车本来就是给老师坐的,能给学生坐就不错了,相应的制度对应相应的政策,纠结起来真的很累啊,劳神伤脑,并且改变不了什么东西
毛主席带领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让我们翻了身,没想到几十年后,又被压迫了
你交和他们一样的学费你也不用排队,来者是客,总得有点礼貌吧。最主要一点有可能校车可能主要为了老师和他们准备的,都不用三块钱,我们可能只是拿钱蹭个方便。吃饭时他们还是要排队的吧,也就校车上有优先权,那他们这点剥夺了有点对不住啊
本来数着人数还能侥幸塞上车,但就在要发车的时候突然小跑来了一路人马且不用排队,内心也是很绝望的有木有!


一等赵 二等洋 三等少 四等汉 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楼主的问题要辩证的看,我宿舍在本部,实验室在江宁,因此日常坐校车往返(每年至少400趟),对这里面的理解自认为更为了解。
1、我首先还是希望肯定河海大学的校车的,河海的校车365天全年无休(重点),即使是假期,也基本能做到1到2小时一班,工作日更是在上午七点、下午四点、五点等乘车人较多的时间安排了2~3班车(从本部还专门有为龙江出发的车)。就单单这一点就非常不错,不信?比较一下吧,南京大学的校车周末、节假日都没有,工作日平均2个小时1到2班(我女朋友南大的,所以非常了解)。
2、楼主说的问题我非常支持,教师先上也罢,但留学生、民族生优于普通学生的上车顺序的确不太合理。但就像民族生高考会有加分一样,这就是制度上的一种倾斜,也许不太合理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单从河海校车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态度来说,他们绝没有楼主所说的“大清跪久了,站不起来了”的现状,即使他们能提前上车,但绝对不会让他们再有任何其他多一点的特权(比如老师不够坐了,他们也会被赶下去。在江宁的教师上车点的人多时,他们也经常会禁止上车)。
3、河海大学的校车管理,楼主你以为单单就是学校的原因吗?告诉楼主,河海的校车并不是属于河海的官方部门,而本质上是一个外来私有的汽车公司,只不过是在河海生意做旧了,大家以为他是河海的官方了。所以毕竟不是完全的正牌军,管理上多少会有一点点的松散。
总的来说,河海的校车还是需要肯定的,但管理上的疏漏和不合理也是绝对存在的
仔细想了想,可能是人家护照上写的这么句话吧“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这算不算通行的便利
我在黑海这么久,黑人“兄弟”们坐车买电都不排队的,只有一次遇到一个黑妹子本部买电排在我后面,顿时觉得哇好有素质,后来想想这不是应该的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