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论坛中北论坛 → 《心籁》说 信
查看完整版本:《心籁》说 信
2016/4/6 11:19:47


“每天八杯水,有益健康。”
“每天一杯奶,强健一个民族。”
你信吗?自然很多人是信的。
说这话的人是谁?以何为依据?果然如此吗?并没有人去探问,反正大家都这么说,都这么信;我也这么信,也这么说。
“大家”真奇妙,找不出一个具体的承担人,不受问责,“他”说的话竟成了真理。
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听到的人多迟疑不信。
有根有据,佛圣所说,经典分明,听到的人翻来复去,思想不定;无根无据,凡夫所说不负责任的话,信受不疑:这是不是也是颠倒呢?2




2016/4/6 13:03:37

我觉得这个贴是专门用来水经验的



2016/4/6 15:21:19





2016/4/6 18:12:49

妙不可言



2016/4/6 19:32:03

《心籁》--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
每个人都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
当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是阳光面感应阳光面,阴暗面感应阴暗面。也就是当我们以善意的、和悦的、阳光的心招呼对方时,对方也必定用善意的、和悦的、阳光的心来回应。不管他是自动的还是被动的,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是心甘情愿的还是不心甘情愿的,是满怀真诚的还是扭捏作态的,他只要回应就必须显出和善阳光的一面,除非他回避、逃走。当有人向我们微笑时,我们反而会回应以怒骂吗?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满怀怒气,正准备出手,一见对方笑脸,便怒火全消。
有人说某某是假善,其实不是假善,他只是不习惯于如何行善,正在艰难地模仿行善,可能他阴暗的物质更重一些,以致一时不能立即调转为阳光面。这时我们更要帮助他、肯定他,坚固他的善心善行,而不是打击、抛弃,使他立即反弹回阴暗面。
人心如球,善恶阴阳各占一半。仁人、贤人、圣人总是能将阳光面示人,并感得与他交往的人也都阳光起来。一般人善恶不定,如球有一个灵活的轴,人对我善,我以应之以善,恶应之以恶,阴阳不定。而所谓的恶人,只是他的心轴比较僵化在阴暗的一面,需要更强力地扳正。
如果对方以阴暗面对我,我则立即感知到并也戒备、提防,烦恼不快,打击、抛弃,说明我们的心力太弱,心的阳气不足,心的阳光轴、善轴、慈悲轴太不坚固;我们即是被对方度到阴暗面了,而没有把对方度到阳光面,成了输家而不是赢家,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知道这些,当我们与人交往时就要:
一、发现他的阳光面,包容他的阴暗面;
二、盯住他的阳光面,以阳光的心对他;
三、定住他的阳光面,肯定他;
四、激励他的阳光面,帮助他;
五、保持他的阳光面,坚固他。
对方若愿意与我交往,则日久必受我化;若不愿与我交往,则也必不交恶,所谓逢凶化吉即在其中。
如此知人善任,不仅能尽力地发挥一个人的长处,实际上也医治了对方灵性上的缺失,而变得人格健全,阳光健康。




2016/4/6 21:41:01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我不放弃爱的勇气,我不怀疑会有真心,我要握住一个最美的梦,给未来的自己。



   --来自超级无敌的小米NOTE标准版天然竹版客户端



2016/4/6 23:17:43

架子
架子,在别人只是看着累,在自己却是时时背负着的累,连看的人都觉得累了,何况背的人;但还是放不下。
无论如何装架子、拿架子、摆架子、撑架子,最后一定倒架子。



2016/4/7 1:28:12

明理
虽然绝大多数情形下,面对毁谤,不理不辩,听之任之,是为上策。但在有些情况下,不得不如理申明,以免大众误受视听,而断绝其佛法善种。这就需要申明道理,周告有缘。
申明道理必须:
(一) 从慈悲心、怜悯心出发。
(二) 合适的方式、语言、场所、对象,避免引起更多竞诤。
(三) 理性不情绪,冷静而客观。





2016/4/7 4:06:25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我不放弃爱的勇气,我不怀疑会有真心,我要握住一个最美的梦,给未来的自己。
   --来自超级无敌的小米NOTE标准版天然竹版客户端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7 second(s)